安宁生物
020-89083898
NEWS
新闻中心
COMMENTARY

养殖户必看!高温七月要如何防治疾病?
来源: | 作者:pmo497030 | 发布时间: 2019-07-01 | 1056 次浏览 | 分享到:
 7月份是全年气温和水温较高的月份,养殖水生动物进入生长旺盛期,随饵料投喂量的增加,残饵和水生动物代谢物大量增多,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增加,造成水质恶化,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养殖水生动物病害频发。7月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
  一、病情预测
  1、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和1足龄青鱼,临床以红鳍、红鳃盖、红肠子和红肌肉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为特征,水温25℃~28℃*易发病,该病具有流行地区广泛、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危害性大等特点。各草鱼、青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发该病。突然大量换水或暴雨造成大量外源水进入可诱发该病。主要危害鲫、鲂、鳊、鲢、鳙和鲤鱼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此病在我国淡水养鱼地区广泛流行,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
  3、细菌性肠炎病:由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及肠鼠气单胞菌等感染引起暴发疾病。是草鱼、青鱼的高发病,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当水温18℃以上该病开始流行,具有较高死亡率,25℃~30℃是流行高峰期,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在水质恶化,溶氧低,饲料变质或腐败,或鱼类摄取含细菌的不洁食物等都可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是一种在全国各地养殖鱼类的常见多发病。
  4、链球菌病:主要危害罗非鱼,在水温长期过高、水体缺氧等情况下发生,水温25℃~37℃时流行,高于30℃易暴发,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各罗非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5、刺激隐核虫病:常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的皮肤、鳃的上皮下,可引起鱼类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对象为大黄鱼、石斑鱼、卵形鲳鲹等。该病适宜发病水温在25℃左右,夏、秋两季是该病的高发期,特别是台风过后,海区环境变化大,鱼体抵抗力差时更易暴发。福建、浙江、广东、海南、广西等海水网箱集中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6、白斑综合征:水温在18℃~30℃时易暴发,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另外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主养区也需要重点防控。
  7、锚头鳋病:对淡水鱼类各龄鱼都可危害,尤以种鱼危害*大,水温12℃~33℃期间繁殖、暴发,全国各地均可流行,其中以广东、广西和福建*为严重。
  8、鳖溃烂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水温20℃以上易发病并流行,温度越高,发病率越高,常引起稚鳖、幼鳖大批死亡。成鳖、亲鳖患病后,往往病程较长。当环境改善、经治疗后,溃烂处可形成结痂并痊愈。该病全国养鳖地区均可发生。
  另外,7月份淡水养殖鱼类还需注意防控鲤浮肿病、鮰类肠败血症等的危害,虾类养殖需注意防控弧菌病、桃拉综合症等的危害,蟹类养殖注意防控蜕壳不遂症等的危害,鳖类养殖注意防控鳖穿孔病等的危害。
  二、防控措施
  7月份是全年气温、水温较高时期,也是雷雨多发季节,极易出现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沿海地区进入台风高发阶段,要注意加强养殖生产管理。
  1、加强水质管理。池塘养殖要保持水体透明度,当透明度小于30cm时,应及时换水,每次换水10%~20%,换水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经常监测养殖水体pH、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发现异常及时调控。每20天水体消毒一次,推荐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高温季节水体耗氧量增大,要加强巡塘,应适当延长增氧时间,预防浮头,保证养殖水体含有充足的溶解氧。
  2、科学投喂。严格执行“四消、四定”原则,投喂新鲜、营养全面的高质量饲料,定期消毒投料台。避免高温季节鱼类过量摄食,投饵量宜控制在八成饱。
  3、加强日常管理,关注天气变化。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和养殖对象的活动与摄食情况,对离群独游、游泳失衡、摄食异常、体色发黑或死鱼等情况,提早诊治、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病害扩散,降低损失。
  海南省
  
  1、罗非鱼链球菌病、弧菌病
  
  (1)发病后应暂停投喂饵料,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及时排换新水和消毒水体;施加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泼洒底质改良剂;多开增氧机,增加水体的溶解氧。
  (2)使用多维、中草药以及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罗非鱼的抗病力。
  (3)发病要及时联系当地病害技术人员,科学合理用药,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2、对虾疾病
  对虾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是排换水,注意进水应选择大潮期以及高潮位时进行,尽量抽取*新鲜的海水,做好虾池清淤、消毒和调水等工作。可以使用强氧化剂(二氧化氯、碘制剂)对水体进行消毒。然后泼洒复合微生物改善水体环境,多开增氧机,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二是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虾体免疫力。
  3、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和细菌性疾病
  (1)石斑鱼病毒性病害和微孢子虫病害: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苗种检测,避免携带病原。加强管理,保持厂区清洁和水体稳定。
  (2)细菌性疾病:可以采用每吨水碘类消毒剂1mL~3mL溶液浸泡。投喂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鱼体的抗病力;病害严重时,可拌料投喂国标抗菌药物(如氟苯尼考粉等),连续7天~10天为一个疗程。
  海区网箱养殖易受海水水质变化影响,应适当降低养殖密度。若发现天气异常,水质变化时,应将网箱移动到海水交换量大、水体环境相对稳定的区域进行养殖。发现死鱼要及时有效处理,防止病害扩散蔓延。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联系当地病害防治技术人员,科学合理用药,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福建省
  1、草鱼出血病: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生产中应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除一般的预防方法外,目前主要采取注射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
  2、罗非鱼链球菌病: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防止有害藻类和病菌大量滋生;高温期,减少饲料投喂量,定期投喂大蒜素等中草药制剂;发现病鱼、死鱼应及时清除并做无害化处理。
  3、库区水环境低溶氧防范措施:(1)做好溶解氧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有低溶氧现象发生,立即减少或停止投饵,并采取增氧措施;(2)合理调整放养密度,布局过密的网箱尽快疏散到较宽敞的水域;(3)达商品规格的鱼应及时起捕上市,以降低渔排负荷量,减少损失风险。
  天津市
  
  1、鱼类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加强对苗种、亲鱼的检疫,禁止从疫区引入苗种、亲鱼。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投喂免疫制剂,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建立发病隔离制度。对发病池或地区进行封锁;严禁向其它养殖池和地区转移池内发病动物;不得排放池水;使用过的工具未经消毒,不得在其它养殖区使用;及时对发病动物尸体进行清除、掩埋或销毁;对水和工具进行彻底消毒。根据水域和流域情况及自然屏障进行划区,对其实施区域管理,避免疫情传播蔓延。
  2、鱼类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病、溃疡病、腹水病防治方法
  
  注意水质调节,保持养殖水体溶解氧充足,使分子氨、亚硝酸盐控制在无害范围内。发病后,全池泼洒国标消毒剂,投喂含抗菌药物成份的国标渔药药饵,连喂7天。在海水工厂化养鱼过程中,降低养殖水温可减少患腹水病海水鱼的死亡数量。
  3、海水工厂化养殖鱼类车轮虫病防治方法
  加大换水量,降低养殖水体有机物浓度。全池泼洒治疗纤毛虫的国标渔药。
  4、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方法
  保持养殖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向养虾池中投放适量的鱼类,让鱼吃掉病虾,可减少疾病在养殖群体中的传播。投喂免疫制剂,增强南美白对虾的抗病力。对虾发病后,停止投饵3天。
  5、南美白对虾肝胰腺坏死病、弧菌病防治方法
  将养殖水质调节到优良状态。定期泼洒国标消毒剂,降低养殖水体致病菌数量。对虾发病后,投喂国标抗菌药药饵。
  江苏省
  1.草鱼出血病:加强水源消毒,对繁殖用的鱼卵和亲鱼、引进的鱼苗及相应设施等进行严格消毒,可切断传染源,减少病毒感染的概率。销毁患病鱼并对养殖水体、工具、运输工具及周围的场地进行消毒。根据水域和流域情况及自然屏障实施区域管理。
  2.鱼类肠炎病: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投喂新鲜饲料可有效预防。可使用中草药,如三黄散、板蓝根末和大黄五倍子散等,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或国家规定其他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但必须对症、对因使用。
  3.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鱼种场定期对亲鱼检疫,杜绝带毒繁殖。定期投喂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内服免疫增强剂和代谢改良剂,如多糖、多种维生素。清塘消毒,通过泼洒聚维酮碘等消毒药物,有效杀灭水体中病原体。此外注射病毒细胞培养的灭火疫苗具有较好免疫保护效果。
  4.虾蟹的甲壳溃疡病:彻底清塘,选择体格健壮、体色正常、附肢完整、体表无任何附着物的亲虾亲蟹。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稳定的生态环境,饲料营养全面、新鲜卫生。养成期发病可用大蒜按饲料重量的1%~2%,去皮捣烂,加入少量清水搅匀,拌入配合饲料中,待药液完全吸收后,连续投喂3d~5d。
  5.其他注意事项
  规范用药,防重于治,科学配伍和合理使用,在安全的基础上才更能达到理想的防病治病效果。密切关注暴雨等突发性天气预报,关注水生动物应激反应,谨防池塘水体缺氧。河蟹养殖过程中注重水草养护管理,保持水草多样性,防止河蟹严重毁草现象的发生。营造蟹池良好生态环境,提高河蟹机体抗病力。根据河蟹摄食量多少和天气变化,投喂新鲜、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及时清理残饵。
  山东省
  1、淡水鱼类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
  
  可采用聚维酮碘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细菌性败血症流行季节,每半月可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进行预防。
  治疗淡水鱼的烂鳃病可用氟苯尼考;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和赤皮病可用甲砜霉素;肠炎病可用大蒜素等拌饲投喂。
  2、鲆鲽类肠炎病、腹水病
  要注意养殖用水须经严格过滤或消毒,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控制投饵量, 避免投喂不新鲜的杂鱼。发病时,及时隔离、清除病鱼,并加强吸污,加大换水量,同时注意养鱼池及工具及时消毒。
  3、对虾类的白斑综合征
  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定期换水、适时增氧、施用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等措施,调控好水质。科学、适量投喂,防止水质败坏。定期利用大蒜素和维生素C等拌饲投喂,提高对虾的免疫力。
  预防对虾弧菌病可使用溴氯海因等定期全池泼洒消毒,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清热解毒、清肝健脾的中药和复合维生素、矿物盐及大蒜素等。治疗可用氟苯尼考或生大蒜汁拌饲投喂。
  4、刺参的腐皮综合症
  要注意控制养殖密度,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发病后,及时拣出发病个体,全池泼洒聚维酮碘、二氧化氯或二氯异氰尿酸等进行消毒,全池施用沸石粉或活性炭粉并配合益生菌改善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