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的有关部门报道,12月19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屠宰场发生首例疫情,截至目前,同批待宰生猪50头,发病11头,死亡11头。12月20日也就是今天,福建省尤溪县一存栏生猪11950头的养殖场发生疫情,发病27头、死亡27头。
自8月3日我国辽宁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截至12月20日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共发生了92起家猪疫情、2起野猪疫情,广东是*新发生疫情的省份。
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立即派出督导组赴当地。当地已按照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对全部病死和扑杀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这次广东珠海肉联厂的发病生猪来源于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胡德志养猪场,这家养殖场曾经使用泔水喂猪,在禁止使用泔水喂猪后改用饲料饲喂生猪。如果养殖户严格的执行相关的规定,这次疫情是不会发生的,之所以发生这次疫情,也说明该养殖户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可能私下间断性使用泔水饲喂生猪,才会导致猪场发病。
疫情出现后为了降低风险,当地有关部门已对该养殖户存栏的342头生猪采取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对场地进行了全面消毒。
疫情排查出来后,同时对屠宰厂存栏的1598头猪全部扑杀无害化处理,这次疫情的发生,可以说对当地的生猪市场行情影响很大,因为他不是养殖户,而是屠宰企业,目前只有经过有关部门认可的屠宰企业才会有生猪屠宰权限,所以任何一家都至关重要,也意味着当地减少一家屠宰企业。
对于题主的问题 ,广东省出现疫情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养殖户有什么影响?我们从广东省相关部门通风会上了解,在疫情出现后,已经督促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调整猪肉供应链,大力推行“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切实维护生猪产品正常流通秩序。强化种猪场和规模养猪场防疫管理,保护基础产能。
集中屠宰
对于这条规定并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因为我国很久以前就实行了活禽定点屠宰,也就是说只有相关部门认可的屠宰企业才具有屠宰权限,是禁止私下屠宰的。
品牌经营
这一点,一些大型冷鲜肉制品销售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资格老,而且有一定的承担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后期有望在广东省深入布局,承担起当地的市场供应任务。另外一些大型的养殖企业可能也会因此受益,特别是一些集屠宰,养殖,运输一条龙的企业,后期应该成为当地养殖业的主流。
冷链运输,冷鲜上市
广东省每年生猪出栏3500多万头,从外省调入近2000万头,且交易频繁,是供港澳的**出口,大力推行这条规定,也意味着今后从外省调入生猪的量会逐渐减少,改为冷链运输弥补内部的缺口,市场供应以鲜肉和冷鲜肉互补。
要是对当地的养殖户有什么影响?我觉得暂时影响不是很大,但如果要实行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可能会对一些小养殖户有一些影响,具体的我们可以关注一下相关部门的后续政策。
广东发现了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后,根据预案,广东省肯定**时间下发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这些措施及政策不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保证疫情控制,另一方面是要保障猪肉的供应的。
1.广东省是猪肉消费大省,由于广东是人口大省,加上外来人口众多,对猪肉的消费量是非常大的。原本西南地区排查出疫情后,供应渠道受阻,广东地区的猪价立即出现上涨,价格甚至突破了9元。如今在本省的范围内发现疫情,加大了猪肉的供应困难,因此猪价肯定会出现上涨。
2.广东是生猪调入大省,猪肉供应主要靠调入为主,有数据显现,广东省每年的调入生猪数量大约达2000万头。加上这两年广东加大了环保的整治力度,关停了很多的养猪场,因此广东的生猪供应链是比较紧张的。如今发生疫情,肯定会加大供应紧张程度。因为原本广东省就是靠调入,本地猪较少,因此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回落的现象,只有上涨的可能。
3.广东是今年发生非洲疫情以来排查出疫情的*新省份,并且是**次在屠宰企业发现疫情,这有别于以为的疫情案例。屠宰企业排查出疫情,除了要对病毒源猪场进行封锁外,屠宰企业也会进行封锁消毒。因此,当地少了一家屠宰企业供应,这有可能对猪肉的造成一定的影响。
4.疫情发生后,我们从媒体上也看到,广东省相关部门已经督促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快调整猪肉供应链,大力推行“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等措施,切实维护生猪产品正常流通秩序,保证猪肉食品的供应。因此,我们对猪肉的供应方面不必过于担心,随着政府的各项措施落实,猪肉肯定能保障供应,并且价格上涨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会太高。